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10日表示,5年來,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基本形成,堅決向污染宣戰成效顯著。今年是“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從目前情況看,設定的重要目標有望全部實現。
他是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7年年會全體會議暨環境與發展高層論壇上作出上述表述的。在當天的“清潔能源戰略與氣候變化”分論壇上,眾多國內外與會人士認為這一行動應與清潔能源戰略和應對氣候變化相協調,以實現協同效益的最大化,綠色發展和低碳經濟轉型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據統計,國家發布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污染防治成效顯著。共完成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6.4億千瓦,占煤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68%,減排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放83%、氮氧化物50%、煙塵67%,建成世界最大的煤炭清潔發電體系。2017年1月至11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0.4%,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38.2%、31.7%、25.6%,北京市下降35.6%、接近60微克/立方米?!拔廴局卫淼膹娏ν七M,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崩罡山苷f。
能源基金會(美國)北京辦事處總裁鄒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判斷,主要發達國家人均排放達到峰值對應的人均GDP水平,大體在2.0萬-2.5萬美元左右,而中國可望在人均GDP達到1.4萬美元時就達到人均峰值。這是中國發展路徑的創新,簡而言之就是要大力搞知識型的經濟,提高各種要素的生產率來促進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健康、精神活動等需求。
威廉與佛洛拉·休利特基金會環境部主任、前美國國務院氣候談判特使喬納森·潘興博士也表示,近年來中國在很多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對于減排有著極大的益處。